日前,位于中新天津生態城中心漁港的兩個“一體化設施”獲得原國家質檢總局的批復,正式對外開展業務。這意味著,今后,選擇在中心漁港冷庫存儲進口凍肉的企業無需再“繞道”天津口岸其他查驗庫,貨物到達中心漁港后,可以在“全冷鏈”環境下就地完成查驗、儲存、配送等一系列流程。
“以前這里的冷庫不具備進口凍肉查驗功能,我們的貨物得在天津港靠岸,并在那里接受查驗,查驗完成后,因為天津港沒有足夠的冷庫儲存貨物,我們要把貨物運到中心漁港冷庫進行儲存,再等待配送,現在好了,不用來回折騰了,同樣數量的貨物,能節省約2天,運輸成本能節省20%”。新協航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北方大區總經理張春燕表示。
“我們的冷庫具備進口凍肉查驗功能以后,幾乎每天都是滿負荷運轉,我們剛從中心漁港申請了27畝地,準備再建設一個容量在3萬噸的現代化冷庫,預計在2019年上半年完工投入使用。同時計劃在中心漁港投資建設占地132畝的農副產品及冷凍產品交易中心項目,以滿足今后業務發展需要?!碧旖蚪鹑龂H物流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范榮告訴記者。
在具備進口肉類檢驗檢疫資質的前提下,港口是否配備足夠容量的冷庫,是否可以確保進口凍肉全程冷鏈存放,是凍肉進口商在公司業務布局選擇上需要考慮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因此,一個港口如果既有進口凍肉查驗平臺,又有足夠的存儲冷庫,對凍肉進口企業來說無疑是最佳選擇。
天津生態城中心漁港產業定位為北方冷鏈物流和水產品加工集散中心,自2011年10月中心漁港正式開港通航以來,冷鏈物流產業發展初具規模。中心漁港規劃建設冷庫80萬噸,目前已建成投運庫容21萬噸,正在建設項目庫容約17萬噸,綜合進口查驗能力達每年92.03萬噸,在天津口岸乃至全國均處于領先地位。近日,隨著中心漁港兩家冷庫企業正式獲得天津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關于同意進口肉類冷鏈查驗和儲存一體化設施開展業務的批復,今后,進口凍肉到達天津口岸后,可直接運到“一體化設施”等待查驗,保障冷鏈不斷鏈,減少企業倒庫的時間與費用成本。
采訪中,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了解到,在天津金三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冷庫,這里配備了26個全封閉式貨物出入口,專用“一體化設施”查驗平臺面積接近2000平方米,該設施綜合進口查驗能力可達每年54萬噸,專用冷庫容量達到2萬噸。
在天津海鼎宏農副產品冷鏈有限公司冷庫,公司總經理王健介紹道:“冷庫采用了國內最先進的NH3/CO2環保復式制冷系統,可滿足不用類型生鮮、凍品的要求。共設有13個獨立倉間和35個全封閉式貨物出入口,可實現每天80-100個標柜的掏裝。其中,3號庫作為‘一體化設施’的專用查驗平臺,綜合進口查驗能力可達每年37萬噸,專用冷庫容量1萬噸?!?/p>
今年年初,生態城中心漁港口岸開放通過國家驗收。口岸開放后,進出生態城中心漁港的貨物將以遠洋捕撈水產品、食品類、肉類、葡萄酒、果蔬等冷鏈物流為主。為此,中心漁港規劃建設80萬噸配套冷庫群,為冷鏈貨物的儲存提供了保障。與此同時,兩個“一體化設施”投入使用后,也將吸引大型進口貿易企業入駐生態城中心漁港。今后,冷鏈物流將以中心漁港為集散地,向天津、河北、北京、內蒙古等地輸送,為天津港提供更好的支線服務。
“未來,中心漁港將抓住‘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良好機遇,利用中心漁港港口岸線資源的發展優勢,通過現代物流運輸平臺、冷鏈產研銷儲一體化產業基地平臺以及國際商貿展示、交易平臺的創建,將中心漁港打造成為覆蓋京津冀地區的北方冷鏈物流集散中心,進一步豐富和提升天津口岸的功能和綜合競爭力,壯大臨港產業規模,推動生態城開放型經濟發展?!敝行绿旖蛏鷳B城漁港辦公室主任劉洪軍表示。